PMP項目管理知識體系(第六版PMBOK)中,關于項目管理一般性商業論證方法做出了概要指引。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重點介紹項目啟動的效益論證法,在本文中我們重點介紹在項目啟動過程中常用的經濟學模型論證方法。涉及到項目投資回收期,內部收益率,BCR計算等常見方法。

在項目商業論證方法中,經濟學模型會借助大量數據模型的方式來完成。從投資收益上測算項目在經濟上是否具備價值。
首先我們得了解幾個根本概念:
經濟學模型(商業論證):
凈現值分析NPV Net Present Value
NPV要為正,且越大越好
NPV指把所有預期的未來現金流入與流出都折算成現值以計算
一個項目預期的凈貨幣收益與損失。
現金流——收入減去支出
貼現率——可以接受的最低的投資回收率,也叫要求收益率
NPV的計算基于貨幣貶值原理,例如如果你在今年的8月10號進行了一筆投資,投資金額為100元,那在明年8月10號你能收回105元,這樣在經濟上計算是否產生了收益呢?答案不是一定的。如果只從賬面來看 105-100=5,結果大于0,我們有5塊錢的盈利,看上去項目是可以做的。但如果計入通脹,1年后的105年,只值當初投資時的95塊,這時候用95-100=-5,我們會發現項目實際虧了5塊錢。再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說法,當時投資時100塊可以買30個雞蛋,結果一年后我們收回105塊卻只能買28個雞蛋,105塊的購買力還不如當時的100塊,這個項目肯定是虧損不能做的。所以NPV和傳統的收入減支出計算盈利的方法最大的差異是,在這個過程中它計算了貨幣的時間價值。這樣的測算的結果顯然才是準確的。
商業論證常見的一些經濟學模型
4、收益-成本比率 benefit-cost ratio
即盈利能力指數,是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除以初始現金投資。表明一元錢帶來的回報BCR要大于1,且越大越好
經濟學模型:
5、內部收益率 IRR——IRR越大越好
是現金流的目前價值等于其原始投資時得到的貼現率,即NPV=0時所使用的利率。用來表明資金使用的效率。

已知一個項目的情況如下:在PMP培訓及PMP考試中,這個題目如何計算呢?

ROI投資回報率=(年均利率/投資總額)*100%=(凈流入之和/年份數)/投資總額度*100%=(25 ÷4) ÷13 ×100%=48
回收期=凈流入=凈流出,第一年流入5萬,第二年8萬兩年流入13萬等于投資總額度,所以回收期為2年
折現凈流入=第N年的凈流入/(1+貼現率)N次方
第一年折現流入=5/(1+10%)=4.54,第二年折現率=8/[(1+10%)] ²=6.61 第三年折現凈流入=8/[(1+10%)] ³=6.01 第四年折現凈流入=4/[(1+10%)]4次方=2.73
NPV=折現凈流入之和-投資總額=(4.54+6.61+6.01+2.73)-13=19.9/13=6.9
IRR 實質上,它是能使項目的凈現值等于零時的折現率,IRR我們就不用再計算了,知道IRR是什么,知道IRR越大越好就行。
本文為廣州慧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優培東方PMP)原創,禁止轉載
廣州慧翔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專注,所以我們更專業!
優培東方(原廣州慧翔)官網 http://www.zflaw.cn
2018年8月10號